地设备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称,其效果是将闪电电流导入地下,防雷体系的维护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。
在土壤电阻率较低且均匀的平地,应以笔直接地体为主;在土壤电阻率较低且不均匀的山坡,应以水平接地体为主,且相邻两接地体的间隔应远些。居民区中线路塔杆的接地设备在其四周应有5米至8米的方形或环形接地体。在土壤电阻较高的区域,依据电阻率的凹凸应选用4根至6根40米至100米长的射线米以内有土壤电阻率较低地带,可选用外引接地,再加几根射线,效果较好。
当建筑物选用硅酸盐水泥,周围土壤的含水量大于4%,根底的表面面无防腐层或仅有沥青层时,钢筋混凝土根底内的钢筋宜作接地设备。当建筑物根底中的钢筋接地体电阻值超越规定值或无钢筋时,依据根底的巨细,应在距外墙1米至2米、深度0.8米至1米处的根底墙外缘,埋设闭合环形接地体。
接地设备埋设深度一般应为0.5米,在耕地上应适当深一些,在土层很薄的山区可减至0.3米。接地体应远离因高温影响使土壤电阻率升高的当地,在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处应埋深1米或选用沥青层绝缘处理。当接地设备由多根接地体组成时,为了减小相邻接地体之间的屏蔽效果,接地体之间的间隔一般为5米,因条件限制可适当减小,但不该小于笔直接地体的长度。笔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.5米。
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衔接应运用焊接;接地线与电器设备的衔接,可选用焊接,也可用杰出的螺栓衔接。接地线与伸长的接地体(如管道等)相衔接,应在接近建筑物的进口处焊接。
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变压器,应运用独自的接地线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衔接;电器设备的每一接地单元,应以独自的分支线与接地干线相衔接。不同接地设备相互间的间隔,应在3米以上,且越远越好。
笔直埋设的接地体,大都选用壁厚4毫米的角钢,以便于打入地下;水平埋设的接地体一般选用40毫米×4毫米的扁钢,能增大接地面积,节约资料。在腐蚀性较强的土壤中应选用镀锌等防腐办法或加大截面,并将焊接处涂上防锈漆。